5月28日,海口秀英港船舶往来穿梭,码头作业繁忙。在南极开展为期半年的科考任务结束后,中国籍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驶入秀英港码头,开启在港休整及为期5天的开放日交流活动。“接到该轮入境申报后,我们快速帮助对方办理通关手续,不到半小时,船员就能换班上下,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。”秀英边检站边检处副处长吴雄如是说。
通关快如风,服务水平高,这正是海口市以“信用+智慧”模式赋能海港口岸管理现代化的生动写照。
信用为尺,重塑口岸新生态
过去办手续要跑多个窗口,耗时费力,鱼苗等不起!现在可不一样,鱼苗起码少损失80%!”。某鱼苗企业负责人宋经理回忆。依托“信用+智慧”新模式,该公司凭借优异信用评级享受“优先排检”服务,单航次船舶办检手续从原先需海口、万宁跨区域奔波4小时,大幅压缩至线上即时办结。鱼苗死亡率显著下降,从5‰降至1‰,单航次即可为企业减少损耗约3.48万元。2025年以来,累计为鱼苗出口企业办理36航次业务,切实享受到新模式带来的红利。
这背后,是海口以信用为基石、科技为引擎的深度变革。“我们构建了覆盖港区企业、船舶的信用评级体系,利用50余项指标为100余艘船舶精准‘画像’,实施‘分级服务’与‘差异化管理’。”秀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负责人吴峰站长介绍。在港口,诚信积分已成为“通行证”,真正做到“信用越好、便利越多”。
科技赋能同步发力。海口打造“信用+智慧”综合服务体系,支持多项业务线上办理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企业群众少跑腿”;无人机巡航编织起严密的无形天网,对高信用船舶实施“无感通关”,将传统登轮检查的干扰降至最低;游艇出航报备实现“一键申办”。
联动互认,激活自贸港新动能
“我们依托边检港口系统,融合信用评级机制,创新推行保障‘重大活动+特色产业+X’的国际服务范式,为高信用服务对象量身定制通关流程。”秀英边检站边检处副处长吴雄介绍,通过创新部署检查窗口和执勤警力“双前置”,外籍鱼苗船、参展游艇可享受“停泊点办检”、“随到随检”服务,低风险船舶国内移泊100%免办手续,中资外籍石油钻井平台人员上下手续实现“零跑动”。
如今,在“信用+智慧”模式的引领下,海口海港口岸通关时效显著跃升:船舶整体通关时间缩短20%,有力保障了邮轮15天免签政策的扎实落地;高信用企业船舶搭靠及登轮许可有效期从3-6个月延长至1年,减少70%重复申报等。
“‘信用+智慧’服务模式,是海口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、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创新成果。”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信用建设科负责人汪储慧表示,该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、提升了运营效率,更为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注入了强劲动能,持续激发开放活力,助力海口加快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。
据悉,海口近年来持续擦亮“诚信海口”金字招牌,让良好信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目前,已在行政审批、文化旅游、税务、预付式消费等领域建立了30余个“信用+”应用场景,不断释放信用便民惠企红利。